在众多益智游戏中,我认为麻将与围棋最富有哲学意味。读者可能会说,一个是赌博,一个是高智商游戏,二者能相提并论么?尽管如此,它们有许多共同之处。下围棋强调大小、强弱、厚薄、先后,麻将也有异曲同工之妙。但是围棋要比麻将复杂的多(主要体现在计算上),这就注定了它只能在小范围传播,而麻将则迅速普及,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娱乐方式。
麻将的精妙,笔者曾用两个词形容:审时度势、顺势而为,现在加一个词:逆势而动。
我们常常听人说,“这么好的牌,怎么不做清一色?”或者“这么差的叫都不胡,等着去点别人的极品嗦?”“两家都在做大牌,你还敢贪自摸?”这些都涉及到审时度势的问题。
审时度势
审时度势的核心在于两点:“时”和“势”。时,就是时机;势,是形势。一局牌的序盘、中盘、终盘阶段,每个阶段的打法是不同的。时机未到时,不要轻易亮剑,也不要急于撤离。
曾有读者问我,你一会说打生张,一会又不打生张,到底该怎么打啊?想必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疑问,打不打生张,首先要看牌局所处的时间段,如果在序盘阶段,也就是打缺后的三四手之内,手上有无用的生张(譬如1筒、9万这类边张),通常会马上打出去,风险很低;在了中盘阶段,对于生张的处理要慎重,因为别人可能已经下叫,或者马上就要下叫,此时乱冲生张可能导致不利的后果,但是也不要过度捏牌,该冲生张的时候一定要冲;至于终盘阶段,则尽量不打生张,除非迫不得已。
从另一角度来说,每个阶段的任务不同,前半盘着重于“进攻”,主要任务在于自己进张、下叫,后半盘则着重于“防守”,尽量不打给别人碰牌或胡牌,更不能帮助对方做大牌。
有的麻友打了几年麻将,依然会输的怀疑人生,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只知进攻,不知防守,也分不清楚进攻与防守的时机。
打麻将除了要选择时机外,还要会判断形势。所谓形势判断,主要有两点,一是判断别家有没有大牌,二是判断别家要上什么牌。四川麻将的“大牌”,无外乎清一色、大单吊、暗七对(龙七对出现的概率较小),此外,杠牌也是催生大牌的重要因素,在实战中,如果有人开杠或双杠,我们舍牌就要慎重了,要限制对方的发展。
有的读者对于“记牌”的问题感到困惑,不知道如何记住别人出的牌。其实我们没必要去记别人出的牌,或者出牌的顺序,因为大多数时候都是记不住的(点评:能记的还是尽量记,关注别人打的每一张牌,尽量用于算牌),牌桌上的信息量太大,人脑的内存不足,强行去记的话可能“死机”。我们只要记其中的关键信息就行了,譬如有没有人做清一色。如果发现“险情”,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防守。
做清一色往往是很明显的,一眼便能看出,但是一些麻友到了终局还不知道别人是清一色,说明基本功还需加强。
大单吊更为明显。当别人都碰了三对牌时,你还能随心所欲么?这时要展开防备,不能打给他碰。同时,我们要根据堂子里现的牌,以及他打出的牌来推断他可能有哪些牌。判断清楚形势后,制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战略。
笔者空闲时重温《三国》,对麻将也产生了新的认识。剧中有一个情节:汉帝刘协死后,曹丕称帝,诸葛亮建议刘备也称帝,刘备作为资深“装逼犯”自然不从,反问诸葛亮,当初你让我不要称帝,现在又要我称帝,岂不是出尔反尔?诸葛亮答,主公,此一时彼一时也,当初不称帝是为了尊崇汉室,以得天下民心,如今汉帝已死,汉室亡矣,陛下称帝乃继汉之正统,名正言顺,且陛下若不称帝,久之,曹丕则会成为正统。
一番妙语令刘备茅塞顿开。环境变了,形势变了,我们的策略也要跟着改变。这就是“因时而动,因势利导”。
顺势而为
人们对麻将的喜爱,离不开狂热的运气成分,和对未知的期待以及做大牌的快感。通过麻将,我们还可以领悟到世间的一些道理,这方面同样充满乐趣。
笔者此前对麻将的理解,主要是四个字:顺势而为。如此简单的词汇,却阐释了世间朴素的真理。做人、做事同打麻将一样,都讲究顺势而为,不可刻意为之。
顺势而为,主要是根据自己的手牌好坏来决定怎么打。如果手牌较好,在打法上可以“冒进”一些,如果手牌较差,就应该保守一点,尽量不打生张。
麻将就像大自然,人类固然可以改造它,但也要考虑如何顺应它。曾经有一个麻友,特别喜欢做大单吊,他属于“有对子必碰”,有时候确实做成了大单吊,胡了极品、极中极,但是多数情况都是以失败告终。
为什么笔者一直强调碰牌要慎重,原因很简单,乱碰牌会把自己的牌形打乱,很可能连叫都下不起,这时候有人做大牌的话,基本上等着挨枪了。
笔者刚学麻将时,有个牌友每把都想做清一色,结果死的很惨。这两个属于极端的例子。打麻将要顺着牌打,有的牌只有小胡,有些可以做大牌,这都需要先天的条件,不可强求。
做大牌要讲究天时(自己牌好、摸的到好牌)、地利(要这门牌的人少)、人和(别人松牌给你),条件不具备时强行做清一色,结果多以失败告终。通常我们说,三家要的牌不要做清一色,就是因为不具备“地利”的因素。
逆势而动
顺势而为不同于随波逐流,不能总是“跟着感觉走”,有些时候也要“逆势而动”。
大家在打牌时,常听人说“这个牌必须打这张”,或者“只能这样打,不可能不要叫嘛”,这些话听起来有道理,实际上走入了误区。我们只须反问“打麻将一定要下叫吗”,便知其中问题。别说是牌局的中途,就算牌局要结束了,同样可以不要叫。因为有时候为了下叫必须得打某个危险牌,但是打出去会遭到比查叫还大的损失,这种情况宁可被查叫。一些麻友却不明白这个道理。
举个实战的例子,前些天与一美女打牌,只有她与我要筒子,余牌剩下十几张的时候,她碰了三对,手上有88筒55条,此时堂子里8筒现了两张,已成死对子,9筒没有现,7筒断张了,很显然我手上有一坎9筒,那么美女摸到9筒时该怎么打呢?
一般人会打8筒吧,毕竟8筒是死对子,胡不到牌,9筒明显要被杠或者胡(而且我本身带根了,牌面较大),但是实战中美女却打出9筒。后面她又摸到3筒(我有一对3筒,堂子里还没有现)时,继续打出,被我胡牌。这么打咋可能不输钱嘛,不知道读者当中有没有这类选手。
规避风险是打麻将的基本原则,可是一些麻友还是缺乏这种意识。麻将有很多种打法,就像打仗并非一定要往前冲,面对重大危险时,我们可以暂时避其锋芒,迂回作战。拿自己的胸口堵敌人的枪眼,那是某党才做的事。
塞翁失马
古人有“塞翁失马”的成语,麻将爱好者对于这个词可以说感同身受。譬如下了一个好叫,点炮不想胡,结果反而遭受损失。有时候本来下了个好叫,但是摸到一坎牌舍不得打,于是换叫,结果把自摸打飞了,这类例子不胜枚举。
笔者有位好友对于“选叫”十分头疼,在实战中总是选错叫,而且往往遭受较大的损失。另外,“换叫”的时机也是难以把握的,该换叫的时候没有换,不该换叫的时候却换了。
人的一生,也必然要经历各种“换叫”。刚毕业的大学生,因为缺乏社会经验,总认为有更好的工作等着自己,因而频繁地更换工作,结果却发现天下乌鸦一般黑,到头来一无所获。打麻将也是如此,经常面临着换叫的诱惑,但是经验告诉我们,多数情况下要死守一个叫,才会迎来胡牌的时刻。
此外,麻将还讲究阴阳平衡,进攻与防守的平衡,效率与力量的平衡,静与动的平衡……
众所周知,做大牌的缺点是速度慢,通常打到后半盘才能下叫,不做大牌的话,可以很快下叫,但总归是有些遗憾的。再者,我们通常认为,做清一色最好不要杠牌,杠了就不要做清一色了,但是有的牌友,既想吃杠钱,又想做清一色,有时候就显得贪心了。鱼和熊掌,不可兼得,因此要适可而止。
追求平衡不是易事,子曰,随心所欲而不逾矩,须修炼多年方能达到这一境界。
套路麻将自古深情留不住,唯有套路得人心。
麻将高手通常拥有良好的记忆力和计算力,但是对于多数爱好者来说,麻将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综合素质,包括基本功、常用技巧、形势判断及经验、心态等,也就是本书所说的“套路”。
若论麻将水平,我顶多算中等。以笔者在麻将馆浸泡数年的经历来看,长期出入茶馆的人基本没有菜鸟,牌龄十年以上相当多,水平绝不在我之下。当然,这些人中达到高级境界者属于凤毛羚角。
笔者的麻将水平并非出类拔萃,却热衷于写麻将书,主要是因为我对四川麻将的套路颇有研究。
笔者认为,麻将的打法就像教科书的解题方法一样,有着标准答案。每种牌在什么情况下该怎么打,应当有严格的规范。这一点主要是从围棋得来的启发。
笔者写作此书的目的,就是向大家介绍这些套路,让麻友们在实战中像电脑程序一样,对于每一种情形都能做出正确的响应,减少失误率。
革命前夜写于2017.5.11
2018.11.3修正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